本文共 1101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3 分钟。
毫无疑问,2017年是首次代币发行(以下简称ICO)的一年。这个年份吸引了大量投资者涌入数字货币市场,初创公司项目筹集到了创纪录的资金金额。然而,尽管ICO允许数字货币项目通过直接向投资者出售其代币来筹集资金,但这种众筹方式最终导致了它的衰落。
初期,许多人利用当时宽松的监管环境,利用ICO推出了不成熟和欺诈性项目。据研究显示,2017年有80%的ICO项目都存在欺诈嫌疑。然而,2018年的熊市让局面有了变化。随着数字货币行业的日趋成熟,各国政府加强了对数字资产市场的监管和审查。结果,证券型代币(以下简称STO)在数字货币市场中开始出现,为行业提供了一种符合法规的融资方式。
证券型代币究竟是什么?在传统金融体系中,证券是具有货币价值的可替代且可转让的金融工具。证券主要分为两类:一种是股权(如苹果股票),为投资者提供上市公司的一部分所有权;另一种是债务证券(如美国国债或公司债券),代表着与政府或企业之间的借贷关系,并为持有者支付利息。证券型代币作为数字时代的延伸,如果发行人遵守相关法规,其主要优势在于易于交易,能够为区块链行业和传统金融市场之间搭建桥梁。
这一特性在房地产投资信托(REIT)的代币化中尤为突出。传统REIT的投资者只能在资产出售之前将资本锁定,但代币化后,投资者可以直接购买资产的代币并在二级市场进行交易。这一模式既对企业有利,因为无需等待资产出售才能筹集资金,也对投资者有利,因为他们可以在不锁定资本的情况下参与其中。同时,证券型代币还具有全球性交易的特点,投资者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自由交易。
区分证券型代币和实用型代币的关键在于是否符合SEC的Howey测试标准。根据SEC的规定,如果一个数字资产满足以下条件,它就会被视为证券型代币:投资者投入现金,贡献者投资于共同业务,并期待从第三方或发起人的经营中获利。
证券型代币是否将成为数字货币市场的主流?目前为止,124个通过STO方式筹集资金的代币共募集了9.53亿美元。相比之下,仅在2019年上半年,通过交易所公开发行(IEO)的方式募集资金的项目就达到了16.72亿美元。IEO项目在短期内可能取得成功,但从长远来看却不一定。与ICO相比,IEO具有一定的筛选机制和进步,但其监管框架仍然脆弱。而证券型代币已经受到了较为严格的监管,未来它可能会成为数字货币行业的可预期发展方向。
尽管证券型代币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,但许多人认为它是该行业的未来,因为它为传统行业与区块链行业的融合提供了一种便于监管的方式。随着随着交易平台的完善和投资者群体的扩大,越来越多的资产可能会以证券型代币的形式进行代币化,最终成为主流应用。
转载地址:http://pbroz.baihongyu.com/